蟲口奪糧,“驅蟲人”張正洪步履匆匆 ----應城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植保站站長張正洪事跡材料
蟲口奪糧,“驅蟲人”張正洪步履匆匆
----應城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植保站站長張正洪事跡材料
春種秋收,流金淌銀。
今年,應城的夏糧、秋糧又相繼喜獲豐收,農民的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,他們紛紛給張正洪點贊:“沒有張正洪蟲口奪糧,我們哪里來的豐收呀!”
被譽為“驅蟲人”的應城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植保站站長,高級農藝師張正洪,面對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沖擊,沒有按下“暫停鍵”,步履匆匆,游走于田間地頭,預報病蟲害,指導農民科學防治。張正洪說:“人誤地一時,地誤人一年,我一定不能耽誤了農民防治病蟲害的農時?!?/span>
防疫生產兩不誤 今年又是豐收年
電話能解決的電話解決,電話不行的就用網絡視頻等手段,想方設法幫助農民解決問題。疫情發生后,張正洪心中憋著一股勁?!半m有疫情,但油菜和小麥一刻都不能耽誤?!?/span>
全市油菜、小麥種植面積有31.5萬畝,油菜正處于盛花期,也是油菜菌核病的高發期,也是小麥條銹病高發期。為了做到未雨綢繆,張正洪聯系了全市機防服務組織,要求他們做好準備,一旦農業復工復產,好及時開展防治。
轉機終于出現了!根據疫情形勢轉變和農業復工復產的需要,應城市農業部門決定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,分級分區、分類分時有序指導“無疫村”、“無疫鎮”,積極開展油菜春管病蟲害防治。
3月12日,在應城市田店鎮肖黃社區,無人機正在對油菜田進行飛防。經過二個多小時的飛防作業,肖黃社區的200多畝高產油菜完成了藥液噴施。
正在肖黃社區指導飛防的張正洪介紹,飛防作業能有效地降低了農作物病蟲害基數,實現精準施藥,保護和利用天敵,降低環境污染。水稻病蟲綠色防控示范區畝平節本增效80元,還能避免人員聚集,經濟、生態、社會效益明顯。
同時,張正洪對全市機防服務組織和新型植保機械進行了模底調查,重點是加強和植保專業合作社的合作共建,通過政策扶持促進植保專業化合作組織的發展,擴大統防統治服務面積,提升病蟲應急防控能力。
腳步匆匆。張正洪穿梭在油菜的花海,行進在滾滾的麥浪中,為農民解決一個個病蟲害難題,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45%以上。肖黃社區肖國平說:“感謝張正洪到我田里來進行菌核病的防治,搞技術指導,今年又是豐收年!”
科技助糯稻產業,“驅蟲人”筑起“銅墻鐵壁”
7月23日,天氣晴朗。在應城市楊河鎮星火村的糯稻產業示范田里,一望無際的糯稻長勢正旺、綠意盎然。綠色海洋里,一個個黃色的性誘捕器點綴田間,尤為顯眼。
“性誘捕器通過人工合成二化螟雌蛾的性激素誘捕雄蛾,減少交配率和雌蛾產卵,可有效降低害蟲數量,達到綠色防治效果?!睆堈榻榻B道。
“安裝太陽能殺蟲燈、二化螟性誘捕器,采購水稻環保型農藥,為萬畝綠色糯稻產業示范區構筑了防治病蟲害的‘銅墻鐵壁’?!睆堈檎f,通過集中應用綠色防控新技術,中稻生長期可減少施藥次數1-2次,平均每畝減少施藥成本60元左右。同時,進一步減少農業面源污染,有效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,促進農民增收增效。
同樣堅持綠色種植、綠色防控的還有俊培農機專業合作社。
“這次汛情損失不大,我們按照張正洪站長的指導積極開展自救,針對病蟲危害,投入太陽能殺蟲燈、誘蟲板等新的科技手段,確保能防治病蟲害,保障豐收?!笨∨噢r機專業合作社社長張俊培說。
俊培農機專業合作社堅持綠色種植,所產香米、潤珠大米、再生稻米因品質高、口感好、價格優,在同行中名聲鵲起,深受市場青睞。
保糧食生產安全,綠色是“底色”。近年來,我市不斷強化綠色植保理念,大力推廣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。
據統計,我市現有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融合示范區34個(其中省級綠色防控示范區3個),示范區核心示范面積10.2萬畝,輻射帶動面積70萬畝。
近年來,張正洪結合植保項目向上爭取項目資金300余萬元,集中采購多功能太陽能殺蟲燈、新型電動噴霧器、自走式噴桿噴霧器、生物農藥等,通過殺蟲燈及新型噴霧器的安裝和使用,在我市建立了12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區,核心示范區面積達2萬畝,輻射帶動綠色防控面積20萬畝,構筑起防治病蟲害的“銅墻鐵壁”。
特別愛鉆研,不搞明白不罷休
“他熱愛植保事業,是塊干植保的料?!睋锏赕傓r技中心主任李興旺回憶,2017年,水稻病蟲呈中等偏重發生趨勢。此次噴藥,以防治中稻二代二化螟為主,結合防治紋枯病、稻瘟病、稻曲病、稻飛虱等病蟲害。常規農藥效果不大。
張正洪看在眼里,急在心上,帶著幾位農技員一起下田親自做實驗,多次反復后發現其中一個配方很有效,就和鄉村干部一起,挨家挨戶給農民傳授。通過飛防和機防,對40多萬畝中稻全部防治一次,為農業防災減災打下堅實的基礎。
“不搞明白不罷休,對業務工作一絲不茍,是農業系統的老典型?!边@是張正洪的同行們對他的評價。張正洪特別愛鉆研問題,是全省植保行業的骨干,2018年應城市主要農作物病蟲發生特點與原因分析》等六篇論文在《湖北植?!返瓤萍计诳习l表;2015年參與編寫由湖北省科技出版社出版的《現代糯稻生產技術》一書;2004-2015年獲孝感市、應城市科技進步獎三項。
“根據《應城病蟲情報》,目前糯稻田主要防治對象是二化螟、稻縱卷葉螟、稻飛虱和紋枯病?!?nbsp;7月23日,張正洪在楊河鎮星火村糯稻產業示范田給農民傳授植保知識。他主講的《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》、《農藥使用技術》等農業技術深受學員歡迎,大大提高了受訓農戶的科學種田水平。
近10年來,張正洪積極開展農業科技培訓,提高農民科學種田水平。先后被應城市農廣校、市黨校、市技校聘為兼職教師, 2020年8月,被湖北省農民科教培訓中心評為“省級農民教育培訓名師”。參加各類農業技術培訓班主講近300場次,培訓農民2萬多人。
上一篇:讓人生充滿挑戰感!——應城市十佳科技人才、… | 下一篇:張永丹:新獸藥領域的開拓者 |